科技情報
-
迎擊AMD Navi?疑似RTX 2070 Ti跑分流出、小輸AMD Radeon VII
拚起RTX系列版圖的最後一張顯示卡要來了?謠傳盛久的NVIDIA GeForce RTX 2070 Ti昨天疑似流出跑分軟體分數,並且介於GeForce RTX 2080和GeForce RTX 2070之間,這是否會是NVIDIA將用來迎戰AMD Navi的重要利器有待觀察。 UserBenchmark是一款用來測量電腦零組件硬體效能表現的軟體之一,在顯示卡測試的部分中,主要是測量3D遊戲的效能表現,並且以百分比做為跑分結果,以該軟體官方的標準來說,GeForce GTX 1070的效能定義成100%。 從UserBenchmark的資料庫中,可以看到這次新流出的NVIDIA顯示卡在這項測試中的表現達到139%,作為對比,GeForce RTX 2080獲得147%、RTX 2070獲得131%,另外AMD的Radeon VII則是143%。從這裡就可以明顯看出這張NVIDIA的未知顯示卡介於RTX 2080和RTX 2070之間,分數略低於AMD Radeon VII。而用GTX 1070作為100%標準來看,也可直接看出這張未知卡片的效能表現將比GTX 1070強約1.4倍。 除此之外,該顯示卡的部分硬體規格也被揭露,基礎時脈落在1590MHz、並搭載7.5GB記憶體。沒錯,兩個數字都非常可疑,時脈部分比前面提到的RTX 2070 (1620 MHz)和RTX 2080 (1710 MHz)都還要低,低於RTX 2080也就算了,但居然還比RTX 2070低?另外,記憶體搭載7.5GB這個數字也很怪,考量到RTX 2070和RTX 2080都是搭載8GB GDDR6記憶體,RTX 2070 Ti如果真的推出的話應該也會搭載同樣8GB的記憶體才對。 考量到AMD即將在今年第二季推出7奈米Navi系列顯示卡,NVIDIA RTX 2070 Ti在這個時間點流出消息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如果說RTX 2070 Ti的售價可以在RTX 2080和AMD Radeon VII以下的話,這張潛在的RTX 2070 Ti的確很有可能分食打算升級顯示卡的玩家市場。上一代NVIDIA推出GTX 1070 Ti的目的無非也就是為了打擊AMD Vega 56,而當時GTX 1070 Ti造成的效果驚人。 現階段RTX 2070的市場平均價格約落在20,000元上下,而RTX 2080則是落在約28,000元的水準,若RTX 2070 Ti能夠在這之間找到水平點,或許市場競爭力還不錯,但一切都還是需要等拿到實體卡片真的推出以後才能確認。
-
AMD第三代Threadripper「Castle Peak」和EPYC Rome伺服器處理器小曝光
AMD新一代7奈米、Zen 2架構的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高階處理器以及EPYC Rome伺服器處理器,兩者最近在AIDA64軟體的最新版本中曝光了!這兩款處理器預計推出的時間會落在今年的下半年,因此,最有可能宣布的時間就是6月的Computex 2019了。 AIDA64目前最新的版本(V5.99.4983 Beta,此為公開測試版)導入了多項更新和修復bug問題,不過比較引人矚目的是加入了多款無論是Intel還是AMD都即將推出的新處理器資訊,像是Intel近期才剛發表的Xeon Plantinum 9200系列處理器以及AMD「Castle Peak」第三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的初步基本介紹。 在AIDA64新版的中,除了可以看到修復的問題bug以外,也公布了「Intel Processor Number detection for Xeon Platinum 9221, 9222」也就是能偵測Intel Xeon Platinum 9200系列處理器的能力,以及「physical CPU information for AMD Castle Peak, Rome」這句話,也就是擁有AMD Castle Peak和Rome處理器兩者的資訊。 這些資訊內容部分則是針對架構設計的層面,包含die的層面設計以及和舊版本處理器相比,新處理器是如何設計的等資訊。AMD Ryzen Threadripper 3000系列(第三代)處理器的架構將會和EYPC Rome系列處理器大同小異。 至於第三代Threadripper「Castle Peak」會有那些新效能或硬體表現勒?該系列處理器將採用AMD TR4腳位主機板,同時,由於針對Ryzen 3000系列處理器推出的AM4主機板內的X570晶片以支援PCIe Gen 4.0插槽,因此,預期Castle Peak也將同步支援。不過,近期在EEC上已經找到多款X499的AORUS主機板,包含「X499 AORUS XTREME WATERFORCE」、「X499 AORUS MASTER」以及「X499 DESIGNARE EX-10G」,由此可見,主機板廠商們已經準備好要因應新一代Threadripper處理器的來臨。 另外,導因於採用7奈米架構的原因,可以預期的是基礎時脈和核心數肯定會向上提升,不過相較於Intel,AMD應該仍會盡量維持在「C/P值」路線上,因此價格方面相較於Intel陣營,應該還是會便宜些,有興趣的玩家們不妨持續關注進一步關注今年年中6月的Computex 2019大展。
-
Intel Xe系列獨顯名稱揭露,以GPU數量為次方,四年內將推出X2、X4、X6、X8等產品
就在Intel於GDC 2019正式揭露其之後,相信應該收到不少遊戲開發者們的關注,畢竟Intel已經誓言要在2020年推出自家Xe品牌的獨立顯示卡,想必他們的顯示卡應該擁有不錯的效能才是,趕快推出好讓NVIDIA和AMD不要一直在那邊唱秋也讓消費者能擁有更多的選擇。 雖說Intel自1998年就有推出自己的Intel740獨立顯示卡、並在1999年推出代號為Porta的Intel752 (只有推出整合於主機板的版本,沒有獨立顯示卡上市),但之後就一直沒有正式推出自己的獨立顯示卡產品。雖說2008年間Intel有個代號為Larrabee核心的GPGPU產品,但由於效能不佳,無法與市場上NVIDIA與AMD的產品對抗,後來在2010年中把該計畫中止掉。因此自上次推出正式的i740顯示卡之後,接下來的20年間,Intel幾乎都是處於在獨立GPU市場缺席的狀態。 就在Intel於2017年11月延攬AMD前GPU架構長Raja Koduri之後,其後續的GPU計畫才重新啟動。首先是在2018年CES發表內建Radeon RX Vega M系列的Core H行動處理器,讓筆電的內顯效能可以大大提升。再來就是在2018年12月舉辦的。 隨後就是上述的Intel在GDC 2019正式揭露其Xe顯示卡的原型卡,並公佈其最新的驅動程式介面,同時也擴大其Odyssey遊戲社群,開始號召遊戲玩家加入I粉的行列! Intel在最近舉辦的「Xe Unleashed」公司內部會議中,GPU高層向Intel CEO Bob Swan以及其他重要人物(例如一些板卡大廠的策略夥伴),簡報了其Xe系列顯示卡的命名最終定案。這個Xe的e是上標字,也就是必須放在X的右上方。而e就是代表GPU的數量!(有點在學AMD Vega48、Vega56、Vega64的寫法)! 在Intel的哲學中,他們認為創新,必須實現3個主要因素,包括:製程、微架構,以及這個「e」,這個e其實也是數學中的exponential (指數)的意義,代表處理器的發展已經是朝著指數級的曲線來發展,而非傳統摩爾定律的線性發展。以往前兩者Intel都有做到,但就是這個e目前還沒辦法成功做到 (也因此被NVIDIA和AMD追著打)。不過,這次Intel的GPU團隊成功做出雙GPU的旗艦級顯示卡,名稱也就是X2。這次的GPU採用全新Xe繪圖架構,搭配OneAPI軟體介面,具有Scalable (可彈性擴充)的能力,因此可以擴充到任意數量的GPU。 這次值得說明的是,OneAPI是一種介於Direct3D層與GPU之間的中介軟體,並也會有Linux的解決方案。至於Xe顯示卡GPU的數量,基本上可以無縫擴充,也就是您的顯示卡不管裡面有多少顆Xe GPU,整張顯示卡就只會跟電腦系統回報只有一顆大型GPU,這樣的話,軟體就不需要針對像是SLI/CrossFire那樣的多顯示卡架構來改寫,透過OneAPI來負責即可,因此可以保留未來的向下相容性。 此外,這次最強的就是Xe硬體架構部份,可以突破當今晶圓廠的發展限制,在當今一顆IC的模具最大限制為800mm2的情況下,為什麼您要堅持生產良率低、只有單顆的超大800mm2晶片?您可以選擇生產600mm2的晶片2顆,或是400mm2的晶片4顆。而且體積越小,良率越高!這也就是為什麼Xe的硬體架構,可以透過多顆小顆的GPU來串接,組合成一顆超大GPU,而不需要把所有技術塞入單一超大GPU,不僅良率無法提升,且開發時程也會比較長。亦即,未來在需要提升GPU效能的時候,只要增加GPU數量就好,還勝過必須重新設計GPU那樣的大工程。這真的可說是Xe架構的絕佳優勢! 有了Xe這樣的可擴充式硬體架構,搭配OneAPI的軟體架構。Intel就可以毫無後顧之憂,推出各種GPU數量的顯示卡。而從Intel內部揭露出來的簡報中,可以看出Intel將會有X4,也就是內建4 GPU的Xe系列顯示卡,並從其4年發展藍圖中(疑! 怎麼有點在學AMD?),可以看出X4將於2021年推出。當然,隨後在2022年、2023年,也就會相繼推出X6與X8,並說明其獨立顯示卡的效能提升,將以指數級來增加。看來NVIDIA與AMD要準備接招了! 在這次的Intel Xe Unleashed內部會議中,有透漏Intel X2顯示卡的規格,採用雙GPU設計。並有兩種運作模式,一個是標準模式,讓使用者可以用標準的核心時脈1,600MHz來運作,另一個則是爆發模式,可以讓兩顆GPU都以2,718MHz來運作,使每顆GPU將近有70%的效能提升,可說是一項全新的創舉。至於記憶體方面,則將採用最新4D XPoint記憶體技術,容量達到32GB。而售價方面,目前大約是699美元 (大約是新台幣21,550元)。預計2020年6月底上市。這樣引起您的興趣了嗎? 綜合上述的介紹,可以看到Intel這次在GPU的規劃上,可說是投入不少創新的元素在裡面,以宣示他們進佔獨立顯示卡市場,以及打入電競市場的決心!以免總是被人家說,地表最強的處理器,還是得倚靠其他兩家的最強顯示卡,才能打造最強電競神機。透過這次Xe系列顯示卡的發展藍圖,就可發現Intel這次是在玩真的!如今,Intel在CPU市場站很穩了,加上其3D XPoint技術的SSD效能也領先群雄,現在就只剩GPU了!有了Xe系列顯示卡的出現,金三角儼然成形,到時候Intel就是CPU+GPU+SSD的Total Solution Provider了。屆時就看到時候Intel在整體遊戲的效能表現,是否能與對手媲美,2020年即可見真章囉! (感謝讀者看到這裡,本文為參考國外網站於4月1日撰寫之文章,為的就是博君一笑! 真正規格仍須等到官方正式公布為準!)
-
還來R?NVIDIA GeForce GTX 1650效能曝光、月底來報到
NVIDIA藉由將全新的圖靈架構放入上一世代的GeForce GTX系列顯示卡,推出GeForce GTX 16系列顯示卡,至今已推出包含GTX 1660 Ti、GTX 1660兩張顯示卡,現在看起來確定又有一張新卡片要加入GTX 16家族了:GeForce GTX 1650顯示卡預計會在4/22發布。而且這張顯示卡的效能表現也已經流出。 效能表現從流出的測試數據來看,在《Final Fantasy XV》的跑分測試中,GTX 1650的效能表現達到3803分,作為比較,同數據中還有列出獲得3631分的NVIDIA GeForce GTX Titan以及獲得3728分的AMD Radeon RX 570,顯示新的GTX 1650表現在這兩者之上。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同樣的數據中,GTX 1650的表現甚至比GTX 1060 3GB還要低,和AMD陣營相比,也比Radeon RX580弱,因此,GTX 1650顯示卡的建議售價競爭力還有待商榷,目前的建議售價應該會落在179美元,折合台幣換算後約莫會落在6,000元至7,000元之間。 在硬體規格方面,GTX 1650目前看來應該會搭載4GB GDDR5記憶體,頻寬為128 GB/s,相較於前一代GTX 1050頻寬僅112 GB/s來看,這點倒是個不錯的升級,據了解頻率會在2000 MHz。基礎時脈的部分為1395 MHz、動態時脈則是可達到1560 MHz。值得注意的是,GTX 1650將有可能採用TU117晶片這張先前未曾見過的晶片。 若沒意外的話,4/22就會看到許多顯示卡廠商推出各自的GTX 1650顯示卡了,當然各自的價位會有所不同,但對於DIY自組電腦玩家來說,在低預算的考量下,或許也會成為不錯的選擇之一。
-
華碩全面推出300系列主機板BIOS更新、新步進第9代Intel Core處理器完全對應
隨著Intel發布9代處理器推出新版步進碼版本,各家主機板廠商也都紛紛開始對旗下的300系列晶片組做全面性的BIOS更新,作為主機板龍頭之一的ASUS華碩當然也是率先就已經做好準備,就現有的Intel 300系列晶片組主機板做到全面性的BIOS更新服務。 這包括了現有大家常見的Z390/H370/B360/H310等晶片組,預計將於Q2正式登場的新步進版本9代Intel Core處理器將會完全對應ASUS華碩的全系列300晶片組主機板,目前已經支援了多達58款主機板囉,後續還會繼續添加其他尚未支援的型號,玩家若是選購新版本9代Intel處理器,只要是使用ASUS華碩主機板就不用擔心支援性的問題,而最新的BIOS也可以從華碩的網站上直接下載了。 新BIOS支援性的部分也包括了即將登場的幾款帶著「F」標示的無內顯版本,大家可以在下面的列表中看到,ASUS這次的更新動作相當迅速,已使用ASUS主機板或即將採購ASUS主機板的玩家,無須擔心更換新處理器的相容問題了。 到哪裡下載呢?直接上官網輸入產品型號、或是透過EZ Update軟體來做更新的動作也可以,不清楚的玩家可以按這邊的直通車去依步驟執行:。
-
AMD Navi顯示卡傳將具備即時光追效果、效能超越RTX 2080 Ti?!
AMD預計即將要在下半年推出新世代的RX系列Navi顯示卡,過往RX系列瞄準的客群都是走C/P值路線,提供經濟實惠的顯示卡選擇,不過這次有新消息指出,另一張針對高階狂熱分子推出的Navi顯示卡,也有可能推出,並且會支援光追效果。 從新的消息內容來看,原先較經濟實惠的AMD Navi顯示卡選擇將會採用Navi 10 GPU架構,另一款高階的版本則是會採用Navi 20 GPU架構。有關這款較高階的Navi顯示卡,據傳該顯示卡將會支援即時光線追蹤效果,而雖然這只是「據傳」,可是綜觀AMD近期的動作,其實是很有可能的。 NVIDIA首度在消費市場推出支援光追技術的RTX系列顯示卡時,AMD曾回應「光追很重要,但目前還用不到」,就當時回應的時間點來說,確實!畢竟許多遊戲在RTX顯示卡推出的初期(甚至是現在),都並未支援光追效果。後來,近期開發商Crytek又藉由自家的CryEngine引擎展示了該開發商第一個,這次展示所使用的顯示卡便是AMD Radeon RX Vega 56。AMD有可能會和Microsoft的DXR API合作,並且提供更具開放性的光追效果。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nqhkDm2_Tw ▲日前Crytek展示的光追效果Demo。 在效能方面看起來非常不錯,Navi 20 GPU架構顯示卡有可能超越NVIDIA的GeForce RTX 2080 Ti。有鑑於前陣子新推出的AMD Radeon VII顯示卡其實已經能和對手的RTX 2080並駕齊驅,新的Navi 20顯示卡或許真的有機會超越RTX 2080 Ti也說不定。(不過至於價格會不會也比較低就有待觀察了) 綜觀來看,採用Navi 20 GPU架構的這張高階顯示卡看起來前途非常明亮,功能方面支援光追、效能方面又超越RTX 2080 Ti,似乎各方面來看都有機會超越對手的陣容(撇開其Titan RTX這張價值80,000的卡來看),不過這裡還有一個關鍵點要看,也就是上市時間。主流的Navi 10 GPU架構顯示卡預計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不過高階的這張Navi 20 GPU架構顯示卡則是可能推出時間要落在2020年,推出的時間點來看,屆時對手勢必也已經陸續推出多款新的顯示卡,到時候Navi 20 GPU顯示卡是否仍有機會和它們並駕齊驅,就有待商榷了。
-
Chromium核心的Microsoft Edge流出,可裝延伸套件,簡測3D效能表現突出
是的! Windows 10內建的Edge瀏覽器(以下簡稱EdgeHTML),原本是微軟推出要取代IE (Internet Explorer)的全新一代瀏覽器,以更快的效能與畫面,來希望使用者使用。但由於其延伸套件的數量有限,加上當今越來越多網頁設計,紛紛都以Chrome/Chromium做為最佳化,使得EdgeHTML的市占率,一直無法有起色! 雖然微軟極力推廣其EdgeHTML,Windows 10也內建了!但不少人還是不賞臉,可能安裝完Windows 10並第一次啟動EdgeHTML的用意,就是去下載Google Chrome瀏覽器,然後以後就都用Chrome瀏覽器了!尤其在發生的事件之後,讓微軟後來結束EdgeHTML的開發,轉而改由Chromium核心來開發全新版Edge (以下簡稱EdgeChromium),這樣你們這些Chrome/Chromium粉們,應該就能接受EdgeChromium了吧?! 由於EdgeChromium正在開發中,目前仍在Microsoft Edge Insider裡面,已經有初期的版本釋出,而有些網站也已經優先放出這個初始版本了!目前只有英文版,PCDIY!取得該版本之後,即刻馬上幫各位讀者優先「練毒」一下!測測看這個版本,是否能跟Google的Chrome瀏覽器媲美! 這次的EdgeChromium介面,有些部份跟Chrome有點像,包含設定個人Profile (以與雲端進行書籤、瀏覽歷史、其他設定等資料進行雲端同步)、畫面風格、隱私設定、網站存取權、語言…等等,在系統頁面也提供硬體加速的功能,當然InPrivate(無痕式)瀏覽功能也當然支援。EdgeChromium的整個UI風格,也有讓用戶耳目一新的感覺。 上述提到,EdgeChromium既然採用Chromium核心來設計,那麼大家最在意的「延伸套件」(Extension)部份,是否可以沿用Chrome族群的呢?測試了一下,目前暫時不行! 但微軟Edge Insider網站裡面,目前已經提供近百個EdgeChromium專用的Extension,且不少是在Chrome Webstore裡面看得到的知名延伸套件,嘗試安裝之後,確實有用。 雖說EdgeChromium目前無法支援.crx直接安裝或拖曳安裝,但未來各Extension程式設計師,相信應該會同時提供Chrome/Chromium和EdgeChromium這兩個社群最新的Extension,屆時Extension數量就會越來越多! 讓EdgeChromium越來越有競爭力! 從這次簡單測試中,可以發現到書籤同步的功能尚未有作用。看來應該是要跟微軟帳號綁定才能進行同步,這樣一來,用戶先前與Google帳號同步的書籤,也許要先匯出之後,再匯入這個EdgeChromium,才能使用微軟帳號來同步至雲端,以達到跨裝置使用同樣書籤的功能! 為快速提供讀者這次新版的效能表現,筆者以BMark (HTML5 3D Benchmark)以及Antutu HTML5 Test 網頁,來測試EdgeHTML、EdgeChromium與Chrome三者的效能。測試結果發現,在BMark中,EdgeChromium的總分等於是EdgeHTML的兩倍,甚至比Chrome還快很多!可見開啟硬體3D加速之後,EdgeChromium確實能夠擁有不錯的表現! 至於Antutu的綜合性測試測試中,則三者的效能就非常接近。這裡EdgeChromium就小輸其他兩者約2000多分,看來還有值得改進的空間。這也許就是為什麼EdgeChromium還沒正式釋出的原因!當然這個版本還是內部測試版本,並非最終釋出版,因此效能僅供參考! 從上述的簡單測試結果,大致可以得知,EdgeChromium改用Chromium核心之後,不僅擁有更多的特色(例如延伸套件),在效能表現上也有重大的突破。當然目前還有一些小Bug亟待改善,但也許正式推出之後,有可能會讓不少用戶就直接使用這個新版的Edge瀏覽器了! 您是否期待微軟這次全新的EdgeChromium呢?未來的版本勢必內建這個全新的版本就是了,至於其他部份,就看未來微軟是否下放到Windows 7,甚至支援其他作業系統囉! (,瀏覽器也順便一下啊!)
-
AMD Ryzen處理器打入Mini PC領域,HP新推世界最小之ProDesk G4系列商用迷你電腦
當今的迷你電腦(Mini PC),大多都是配置Intel的平台,但由於Intel的CPU供貨量吃緊,使得不少SI廠商不得不選擇其他方案。像是近日HP就發表的ProDesk迷你PC,則是採用AMD的處理器平台,讓使用者能夠擁有其他選擇。 由於AMD Ryzen家族桌上型處理器,主要是針對桌上型平台來設計,其功耗與效能也是針對Desktop PC的應用情境來設計。若要應用在體積較小的Mini PC,勢必有許多挑戰必須克服,也因此當今採用Mini PC比較少看到採用AMD平台設計的! 這次HP在3/20就公佈了首款採用AMD Ryzen Pro 2000系列處理器的小型商用迷你電腦-ProDesk G4系列。以HP ProDesk 405 G4的規格來看,體積僅有17.7 x 17.5 x 34cm,重量為1.26kg,可說是目前採用AMD平台中,體積最小台的迷你電腦。 該電腦在硬體配備也不差,搭載AMD B350FCH晶片組,在CPU部份可配置Ryzen 5 Pro 2400GE 四核心處理器(內建Vega 11繪圖晶片)、Ryzen 3 Pro 2200GE 四核心處理器(內建Vega 8繪圖晶片)或者Athlon Pro 200GE雙核心處理器(內建Vega 3繪圖晶片)、內建2組SO-DIMM記憶體插槽,在儲存空間方面則可配置1組M.2插槽與2.5吋SATA磁碟槽。網路方面則內建1組Gbe網路晶片,並提供一組M.2 WiFi插槽,可安裝802.11ac+藍牙之WLAN無線模組。 在周邊連接埠方面,機身前面擁有2組USB埠、耳機、麥克風孔,機身後面則有4組USB埠、LAN埠、HDMI視訊埠、Display視訊埠、另有選購的USB-C連接埠。至於搭配的變壓器,則為65W,還算省電。HP提供3年保固,作業系統則支援全系列Windows 10 Home或Pro,亦可支援FreeDOS。可說是商用與開源方案都有提供! 目前已知,當今Xbox採用AMD方案、PS4也採用AMD方案,。看來,Intel CPU再這樣繼續缺貨下去,未來有可能會有更多廠商投入AMD俱樂部的懷抱!
-
蘋果不做,微軟做?! 微軟Windows Defender正名為Microsoft Defender ATP,並推出Mac版本!
大家都知道,微軟的作業系統,擁有最多的病毒數量,以及被駭客攻擊的事件。因為微軟的作業平台最多人用,所以成為優先被攻擊的對象,也已是習以為常。除了有第三方資安公司推出各式防毒軟體或網路安全軟體,來加強防護之外,就連微軟也在Windows Vista開始,內建Windows Defender防毒軟體 (或Microsoft Security Essentials),並在網路上,以讓其客戶盡量不要受到病毒或駭客攻擊等侵害! 是的!因為Windows Defender自2005年起開始開發,如今也開發了14年,累積的各種病毒碼以及防毒知識,其實早就能夠第三方資安公司媲美。尤其Windows Defender又能直接跟Windows作業系統做最縝密的結合,有點像是其他軟體公司只能走一般通關通道,而Windows Defender則可以走特權通關通道,讓其防毒功能,在一些領域上,更優於其他防毒軟體。 如今,微軟在其中說明,他們推出更進化的Windows Defender,而這次也順便改名,叫做Microsoft Defender,把Windows剔除,主要就是該軟體已不再是Windows-only,現在也可以跨到Mac的macOS平台。這次的防毒軟體正式名稱,就叫做Microsoft Defender ATP (Advanced Threat Protection,進化威脅防護)。這次的版本不僅提升其功能,讓防毒防駭能力提升到更高層次!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uSm8adfYaY 微軟全新Microsoft Defender ATP軟體介紹 (可手動切換成中文字幕喔) 這次的Microsoft Defender ATP,主要內建了Threat &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威脅和漏洞管理, 簡稱TVM),是基於風險的方式來發現、優先化與修復各端點的漏洞與錯誤的設定配置,以防範當前與未來的威脅與漏洞!TVM可以做到有效識別、評估和修復端點的缺陷,同時為企業的漏洞等級做評分,因此對於IT人員在實施電腦安全健康計劃,以及和降低公司組織的風險,可說是非常重要的。 TVM可加強各端點區域的安全,並提高組織彈性的基礎架構,以減少組織風險。由於TVM是Microsoft Defender ATP的一個全新組件,可為IT管理員和安全營運團隊提供獨特的價值,包括: ● 與端點漏洞相關的即時端點檢測和回應 (EDR, Endpoint Detection and Response) ● 事件調查期間,能將有漏洞的機器先隔離起來 ● Microsoft Intune和Microsoft System Center Configuration Manager皆內建修復功能 特別的是,這次的Microsoft Defender ATP不僅有Windows平台的版本,,而透過其影片介紹,微軟表示「我們了解客戶擁有異質環境需要全面保護的需求,以覆蓋其使用環境的全部範圍。」並從其視窗、蘋果、企鵝的Logo可看出,未來ATP也可能會有Linux的版本。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6z6SwScYx4 微軟發表Microsoft Defender ATP for Mac (可手動切換成中文字幕喔) 目前微軟也已釋出,讓使用者登記使用。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這次ATP版本的Microsoft Defender,主要是以「企業用戶」為主,而非針對個人用戶。目前尚不清楚微軟是否會提供Microsoft Defender ATP for Mac的消費者版本就是了!果粉們趕快向微軟敲碗看看囉!
-
NVIDIA 釋出Creator Ready驅動程式,讓GTX/RTX顯卡跑Adobe等創作軟體提升9%以上效能
這次NVIDIA在GTC 2019發布了不少消息,而3/20再加碼,正式釋出Creator Ready Driver!也就是說,在GeForce的驅動程式中,NVIDIA除了提供Game Ready Driver (GRD)之外,還提供了Creator Ready Driver (CRD)。前者是給玩遊戲專用的驅動程式,可在遊戲軟體中發揮最佳的整體效能表現,至於後者則是針對創作類軟體專用的驅動程式,GTX/RTX的顯示卡也可以安裝。只要使用者安裝這個版本,可以賦予RTX 2080顯示卡提升高達13%的效能! 從NVIDIA的可看到,NVIDIA RTX繪圖卡採用全新Turing架構,內建RT Core與Tensor Core等硬體設計,讓複雜的繪圖場景,能透過硬體來提升光線追蹤效能,再搭配其具備AI應用的硬體架構,可讓創意人士提升工作流程,亦可讓影音相關人士提升轉檔與後製的效果,加速整體作品的處理時間。 對於遊戲玩家來說,畫質逼真度與流暢度,是顯示卡必須提供的主要元素。然對於專業創作人士來說,畫質不僅要逼真,甚至不能有任何誤差,以提供精準的物件繪製結果,事實上,流暢度雖然也很重要,但精準度絕對是不容妥協的。因此,以專業繪圖領域來說,採用高階的專業繪圖卡(例如Quadro系列)可能是提升整體畫質與效能的一種選擇。但是,其實遊戲顯示卡(例如GeForce系列)也是能拿來執行創作軟體的,差別只在於顯示卡廠商,是否下放Quadro類的驅動程式,讓GeForce的顯示卡也能執行而已。 就在AMD於2月間發布Radeon Pro Software (給專業卡專用的驅動程式)也能在Radeon VII這類的高階遊戲卡,來執行一些創作類軟體之際,NVIDIA也選擇在3月下旬,正式發布自家的Creator Ready Driver (CRD),而且這次下放的不只是高階的RTX 2080等級,所有GTX/RTX顯示卡,以及Quadro專業顯示卡,都可以安裝這個CRD版本! Creator Ready Driver支援的顯示卡有: ● NVIDIA TITAN Series: NVIDIA TITAN RTX, NVIDIA TITAN V, NVIDIA TITAN Xp, NVIDIA TITAN X (Pascal) ●GeForce RTX 20 Series: GeForce RTX 2080 Ti, GeForce RTX 2080, GeForce RTX 2070, GeForce RTX 2060 ●GeForce RTX 16 Series: GeForce GTX 1660 Ti, GeForce GTX 1660 ●GeForce RTX 10 Series: GeForce GTX 1080 Ti, GeForce GTX 1080, GeForce GTX 1070 Ti, GeForce GTX 1070, GeForce GTX 1060, GeForce GTX 1050 Ti, GeForce GTX 1050 這次的CRD 419.67版本,針對了不少創作類軟體最佳化,可透過其RTX來加速處理時間。包括Autodesk的3DS Max、Maya等軟體(採用Arnold引擎)、Epic的Unreal Engine 4 (4.22版本)、RED的Redcine-X Pro、Adobe的Photoshop Lightroom CC與Substance Designer等,使用RTX等級的顯示卡都能提升其處理時間。 在效能方面根據NVIDIA官方的測試結果,使用GeForce RTX 2080顯示卡搭配CRD 419.67版,會比先前搭配GRD 415的版本快高達13%。以下就是官方提供的測試數據。 ● 在Blender Cycles快13% ● 在Adobe Photoshop CC快高達9% ● 在Adobe Premiere Pro CC快高達9% ● 在CINEMA 4D快高達8% 既然現在NVIDIA同時提供GRD(遊戲用)跟CRD(創作用)的驅動程式,那麼玩家們就可以依照比較經常性使用的軟體,來安裝對應的版本。常玩遊戲的話,就安裝GRD,若常常需要PS圖、剪接影片,那麼就可以裝CRD。 吧!只提供Windows 10的版本哦!
最多人點閱
- 華碩ROG電競筆電2020展望:雙螢幕Zephyrus Duo 15、主打女性市場與eSports之Zephyrus M和ROG STRIX G15相繼報到
- NVIDIA GeForce RTX 3080遊戲測試效能揭露,據稱約比RTX 2080 Ti快30%!
- Intel 400晶片組家族、對應Z490主機板型號全都露,搭配10代Comet Lake-S處理器必備
- WPA3加密協定進入認證階段,最快2019年就會有實體產品推出
- NVIDIA官方公開創始版GeForce RTX 3080開箱,精緻質感包裝顯卡橫向放置
- 《Bloomberg BusinessWeek》彭博商業周刊爆料 美超微伺服器主機板 黑客門 被偷裝間諜晶片,《Apple、Amazon、SuperMicro》發表聲明駁斥 報導不屬實 精心編造
- 這時脈很瘋狂!據傳AMD Radeon RX 6000 Navi 21 XT時脈將高達2.4 GHz?!
- 購買RTX 30系列顯示卡前必先知道的兩三事:NVIDIA技術簡報 (下篇)
- 中華電信HiNet光世代2G/1G光纖上網來襲,寬頻網路速度再升級!
- 核戰開打!Intel第9代Core處理器即將來襲,八核心Core i9-9900K成新桌上型主流級處理器霸主!
- 筆電沒有網路孔?!你需要USB外接網路卡
- 疫情當前、連呼吸都要小心翼翼,讓Blueair告訴您空氣清淨機的挑選秘辛